
我有很多濕疹患者一聽到「戒口」,就好像被判了無期徒刑-「乜都唔敢食,壓力山大」。但其實,與其盲目戒口,不如理解背後真正的原因:問題不在食物本身,而在於我們的身體如何處理這些營養。
溫故知新一下|什麼是濕疹?
濕疹(Atopic dermatitis)是慢性皮膚炎症的統稱,主要特徵是皮膚屏障功能缺失和免疫系統反應過度,導致反覆發作的搔癢和皮膚病變。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疾病,以下兩種是香港最為常見的濕疹類型:
-
異位性皮膚炎:異位性皮膚炎的特點是皮膚乾燥、發炎,並伴隨劇烈搔癢,容易反覆發作。患者會出現氧化壓力,身體無法將活性氧物質消化、代謝及排出,令活性氧自由基(RLO)於體內過度產生,引發細胞凋亡,導致受損組織無法自行復修,免疫功能隨之下降,使炎症加劇,皮膚難以痊癒。
接觸性皮膚炎:接觸性皮膚炎的主要病因是皮膚接觸致敏原、化學性刺激物質,或頻密的物理性摩擦而引發。皮膚上的脂質保護流失,引發角質細胞代謝失衡,使皮膚屏障無法自行修復,出現水泡、引發脫皮、起疹等症狀。若皮膚刺激減少,同時配合適當的護理,重建皮膚保護屏障,一般可於7天內修復。
而濕疹更會引起皮膚乾燥、痕癢、發紅甚至破皮脫屑。它的成因複雜,可能與遺傳、免疫系統失調、致敏原物質接觸或非物質如環境因素有關,另外壓力大、作息不定、飲食不當也可能令症狀加劇。若不及早處理,濕疹可反覆發作,影響生活質素。
想看更多濕疹資訊?立即點擊看:【濕疹懶人包】5大濕疹原因、症狀及治療方法!附常見問題:濕疹可根治嗎?
濕疹飲食管理
正所謂病從口入,濕疹症狀亦與飲食息息相關,採取適當的濕疹飲食調整可幫助減輕發炎、強化皮膚屏障,並降低復發風險,但盲目叫濕疹患者戒口卻只會徒增他們的心理壓力。為了真正理解濕疹戒口的意義,這裏需要解釋一個醫學用語-氧化壓力(Oxidative stress)。
氧化壓力會引發許多身體炎症,當中過度攝取營養就是一個導致氧化壓力的重要原因。在餐後消化、代謝的過程中,粒線體會產生短期的活性氧物質(ROS),活性氧物質將轉錄因子(NF- κ B)激活,導致細胞組織受損發炎。因此,過度攝取營養或會使身體出現慢性炎症,令濕疹敏感難以痊癒。
你可以想像身體就像一間工廠,平時吃的食物是原材料,粒線體就像工廠裡的機器,負責幫我們把食物「轉化」成能量。但如果原材料太多,機器長時間不停開工,就會過熱冒煙,產生大量「廢氣」-這些廢氣就是活性氧物質(ROS)。
這些「廢氣」會啟動一個叫 NF-κB 的「警報系統」,它一被啟動,就會叫來一堆「發炎部隊」,攻擊周圍的細胞,造成組織損傷、紅腫痕癢等發炎反應。長期下來,就會形成慢性炎症,令濕疹難以康復,反反覆覆發作。
所以,營養過剩不只是「食多咗」,而是令整個身體工廠超負荷運作,最終引發連鎖反應,變成健康的隱形炸彈。
許多人認為濕疹戒口的種類越多,濕疹越快康復,於是盲目戒口導致飲食失調。但事實上,濕疹戒口是一門學問,要有根有據才能從根源改善濕疹問題。參考以下的濕疹飲食建議,辨清需要避免的食物和有助舒緩濕疹的食物,助你得心應手地戒口!
濕疹戒口食物列表

有些食物在消化和代謝的過程中,不但會誘發大量活性氧物質,還會產生有害毒素。這些食物會導致細胞死亡,免疫系統失調,進一步加重濕疹症狀。因此,「濕疹戒口」成為不少患者關注的課題。想了解濕疹不能吃的食物和更詳細的濕疹戒口清單,可以參考以下建議,濕疹患者應避免或減少攝取的5項高風險食物:
1. 高糖食物
糖分含量高食物,例如:蛋糕、糖果、手搖飲料和汽水等等,這些食物和飲料添加了大量白糖、果糖、玉米糖漿或其他甜味劑。過量攝取糖份會導致肝糖和脂肪積聚,令體內多種可引發炎症的物質與細胞因子增加,繼而產生氧化壓力,誘發濕疹痕癢。
2. 油炸及烘焙食物
油炸及烘焙食物,例如:炸雞、薯條、餅乾、披薩等,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烴化植物油或精煉食油,當中的反式脂肪會令細胞膜的酵素功能改變,導致細胞死亡和引發免疫系統失調。另外,使用橄欖油、粟米油、葵花籽油、芥花籽油煮食,烹調溫度亦不應高於180℃,避免植物油因高溫而產生反式脂肪、過氧化脂質及低密度脂蛋白(LDL),便可減少細胞代謝負擔,避免加重濕疹症狀。
3. 酒精飲品
酒精飲品含有乙醇,而肝臟在代謝乙醇的的過程中,會產生毒性代謝物乙醛,並且引發活性氧物質,從而影響免疫功能,降低身體修復能力。 濕疹患者應避免或減少飲用乙醇含量高的烈酒,包括白蘭地、威士忌、伏特加、冧酒成份的飲品,以免加重皮膚炎症。
4. 加工食品
加工食品,例如︰罐頭食品香腸火腿、杯麵、點心、糕點等,這些食物含有食品添加劑,如:乳化劑、增味劑、穩定劑、酸度調節劑、防腐劑等。這些化學合成的添加劑,是為了防止食物氧化和變質,但卻會令腸道益菌減少,影響腸道的生態平衡,誘發腸道慢性發炎,引起過敏反應。
5. 奶製品
奶製品似乎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物,尤其是在早上喝杯牛奶更被認為是「健康」的象徵。然而,對於濕疹患者而言,長期攝取奶製品卻有可能會令病情加重。雪糕、乳酪、布丁、沙律醬,如果含有化學合成乳化劑:聚山梨醇酯80 (polysorbate-80, E466, P80)及羧甲基纖維素(Carboxymethyl cellulose E433, CMC),便會令腸道的黏液保護層減少高達50%,令黏附在腸道內的致病性細菌輕易穿透腸道壁膜,隨著血液流動於體內肆意攻擊,激發免疫警報產生炎症反應,引發皮膚過敏性症狀。
抗濕疹飲食有哪些?

看到一大堆濕疹飲食禁忌,很多人都會問:「究竟有什麼可以安心吃,甚至有助改善濕疹?」濕疹食療一向都是熱門話題,因為部分食物具有高效的抗氧化元素,能夠有效抑制、清除自由基,並且提升消炎及細胞修復的功能。想有效對抗濕疹的朋友,可以參考以下8項有助於減輕濕疹症狀的元素食物:
1. 類胡蘿蔔素
超過 800 種脂溶性色素的總稱,最常見的便是α-胡蘿蔔素及β-胡蘿蔔素,它們存在於許多橙色、黃色、深綠色的蔬果之中,於胡蘿蔔、南瓜、羽衣甘藍的含量比較豐富。類胡蘿蔔素是強效的抗氧化劑,並且能夠刺激和調節細胞分裂,有助促進膠原蛋白合成,提升皮膚的自我修復能力,改善角質過度增生而引發的皮膚乾燥與繃緊狀況。
2. 多酚
蘊藏於綠茶、橄欖油與薑黃之中,是天然的抗氧化劑。多酚能夠有效攔截、捕捉、清除自由基,因此有助預防細胞病變、抑制發炎反應,並且減少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氧化傷害,為濕疹肌膚提供一道天然防護網。
3. 卵磷脂
蛋黃中的卵磷脂不同於大豆中的類卵磷脂,卵磷脂是人體細胞膜的重要構成之一。健康的細胞膜有助於養分與廢物的正常交換,從而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。卵磷脂還有其他功能,例如:為腸道黏膜提供保護、提升肝臟功能、協助神經醯胺代謝,提升皮膚的保濕能力,卵磷脂能夠同時改善腸道和皮膚狀態,預防病菌侵害或致敏原刺激,對濕疹皮膚修復有許多正面幫助。
4. 維生素 E
維生素 E 存在於天然植物油脂當中,包括堅果、種籽及其冷壓萃取的植物油。維生素 E是一種複合的脂溶性分子,包含:生育三烯酚及生育酚,它能夠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,抵禦過氧化物侵害減少氧化壓力。維生素 E 能夠深入皮膚底層,促進細胞分裂,修復受損組織撫平疤痕。
5. Omega-3脂肪酸
Omega-3 脂肪酸可從海藻油、亞麻籽、奇亞籽中攝取。Omega-3 脂肪酸能夠轉化為EPA,而EPA能夠抑制花生四烯酸的形成,避免發炎介質和促發炎細胞因子增加,有助於減少皮膚痕癢,預防濕疹發作。
6. 益生菌
腸道細菌細胞約佔人體細胞總數95%,世界衛生組織定義:能夠促進健康的細菌便是益生菌。消化系統健康需要數百種益生菌協同維持,它們能夠抑制細菌繁殖,代謝營養素、維生素,合成脂肪酸,調節免疫反應,提升免疫功能。絕大多數的發酵類食品都含有益生菌,例如:芝士、納豆、泡菜,天貝、臭豆腐都含有益生菌,另外,攝取充足的植物性纖維素亦有助菌叢健康。
7. 石蒜科蔥屬
近年科學家積極研究蔥屬類蔬菜的成份,他們發現大多數蔥屬類蔬菜,包括:大蒜、洋蔥、蔥、韭菜等均含有例如:大蒜素、甾體皂苷、類黃酮、槲皮素等成份,它們具有抗氧化、 清除自由基、抗微生物等功效,有助抗炎降低氧化壓力,槲皮素還具有降低 Th2 細胞因子的免疫調節作用,有助紓緩濕疹人士免疫系統反應過度的問題,千萬別將餸菜中的香蔥蒜白白浪費。
8. 維生素 C
維生素 C 是傳統而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劑,維生素 C 協同維生素 B 能夠產生倍增的抗氧化功效,它還能夠保護細胞結構,包括保護去氧核醣核酸(DNA),幫助身體排出有毒化合物,促進氧化代謝,提升免疫功能及降低情緒壓力,協助骨膠原合成幫助皮膚修復。濕疹人士選擇水果時,可以優先考慮維生素 C 含量比較豐富的:番石榴、橙、青奇異果和西柚。
雖然以上營養素有助修復濕疹皮膚,但飲食應「均衡適量」為主,避免過度補充或過分依賴單一成分。建議濕疹患者在調整飲食前,還是需先諮詢醫生或營養師意見,因應自身狀況和對特定食物的反應,作出適當的濕疹飲食調整,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花香蝶薈|皮膚治療服務
花香蝶薈 店主Yuki,自1992年投身皮膚護理服務,有著豐富的皮膚護理知識及一套專業的美容手法。店主長年研習精油藥學、植物油療法及化妝品學。自家的療法有助改善眾多皮膚問題,包括︰濕疹、面部皮膚敏感、皮膚紅斑、皮膚敏感紅疹、毛囊角化、凹凸洞等等,已幫助許多客人徹底解決各種皮膚煩惱。
花香蝶薈的網站會不時分享不同的皮膚資訊,受濕疹或其他皮膚問題困擾的朋友可以留意網站内容更新,獲取最新資訊,亦可立即WhatsApp 查詢有關濕疹治療詳情。